想要成功地行銷城鄉、都市,社區意識可謂相當重要的一環,當居民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產生認同感進而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產生了情感,便有助於地方產業的發展並且活絡地方文化及藝術。因此透過網路找到了關於社區意識與客家文化的一小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社區意識與客家文化節
各種形式的客家文化節,近十年來,在臺灣各縣市鄉鎮如雨後春筍般舉辦著。然而我思考著,我們如何才能使客家居民,在活動中所展現的生命力源源不絕呢?
我認為,關鍵就在於『社區意識』。
湖口老街發新芽
我們剝開這些客家文化節人潮洶湧、熱鬧非凡的表層後,看到的底層是各級政府文化單位的經費支應與隨人潮而來的商機,湖口老街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新竹縣紅毛港溪上游有個老市鎮,舊名大湖口街,後因中游新市鎮崛起而沒落,乃改稱湖口老街。雖然建築未及百年,但是風格獨特且保留完整,又承載了兩 百多年來客家在北臺灣拓墾、定居及經商的歷史,因此頗受注目。中央政府於是投入預算整修老街,並於民國八十九年(西元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為了慶祝「老街活化」,居民舉辦「龍騰花鼓老街情」活動,由在地團隊「大窩口工作室」企劃,行政院文建會、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及湖口鄉公所支應 經費,活動內容包含老街三元宮三官大帝水官聖誕千秋祭典、土地公聖誕祭典、老街巡禮、老街文物展及客家食福,是臺灣十分典型且具獨特意義的客家文化節活 動。
廟會是社區活力的動能
所謂典型,指的是活動受到政府機構經費的支持、吸引大批外地人潮、嘉年華式活動;所謂獨特意義,指的是活動配合社區年度生活脈動──社區主祀神祭典,社區居民非商業性主動參與。而後者這一獨特的意義,正是本文的重點:『社區意識』。
傳統社區生活其實有其自身的脈動,信仰三官大帝的湖口老街周邊社區,依據天官、地官及水官的誕辰,於每年上元(元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及 下元(十月十五日),以輪值的方式動員社區內的人力與物力,規律地請求神明賜福、消災及解厄。再加上正月的媽祖進香與遊庄,以及八月初一的慶讚中元,使得 社區居民組成一道相當密實的人際網絡,也因此週而復始地強化了社區意識。
政府扮演喚醒者角色
社區意識在臺灣其實歷史悠久,我們從各社區主廟建築樂捐名單的石碑上,就可以清楚地解讀出來;然而國家統治權力日漸高漲之後,伴隨著商品經濟對傳統 社區的衝擊,社區意識便逐漸沒落。於是社區失去了對其自身的反思能力,最終反而需要國家機器扮演喚醒者的角色。雖然十分弔詭,卻也是有些無奈的事實。
近十餘年來文建會所推動所謂「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及計畫,可謂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喚醒者的角色,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各式各樣以社區為關懷的團隊出現,藉由政府預算之支應,舉辦了許多文化節活動。
結合社區的生命力
然而,社區意識是否真的已經覺醒?一旦政府預算停止支應之後,還有多少社區團隊能繼續運作?社區還有能力繼續舉辦這些所謂「客家文化節」之類的活動嗎?以作者的觀察,情況其實並不樂觀。那麼,客家文化傳承活動的下一步要何去何從呢?
對傳統社區而言,客家文化節應該與廟會密切的結合,與社區本身的脈動合而為一;社區團隊也應該與傳統的人群結合方式合流。透過社區已經存在的人際關 係網絡,自然可以動員到足夠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如此,一方面可以將政府預算更合理地使用,一方面更可以做社區意識覺醒。歸結來看,就回到社區生活本身 的脈動吧!
總之,當政治與商業強大的力量善盡其「產婆」的本份之後,社區才會真正出現一種自我省思的意識、群體自發性動員行為,與凝聚文化的力量,這才是社區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之所繫。(編按:本文所謂「客家文化節」泛指臺灣各個客家社區或社團,以「客家文化」之類主題,所舉辦的節慶活動。)
(摘錄自客家通訊2002年11月號 / 作者:羅烈師‧大窩口工作室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